修匠人之心复中华文化
修匠人之心复中华文化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教学团队亦是如此,他们秉承“修匠人之心,复中华文化”的理念,紧贴行业发展实际,加强一体化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积极参与社会项目,并通过操作标准、安全规范、细节处理、岗位职责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于无声处育人。
正如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高守雷所说:“我们在潜心培养文物修复工匠的同时,致力于打造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品牌。”其中陶瓷修复大师工作室就是典型案例之一,它的运作模式就是以行业大师为技术专家、骨干教师为项目负责人、学生为项目组成员,以行业机构修复项目为引领,进行人才培养。
“干这一行,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劳累了一天的赵慧群,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回想起多年前前辈们的教诲,感同身受。当年,考古专业的她,在实习期间接触了大量的出土陶器,颇感兴趣的她自此开始了长达十余年与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打交道的日子。
2013—2014年,工作室承接了海南省博物馆“华光礁1号”出水瓷器修复项目。要在有限的2—3个月内完成千余件陶瓷文物考古修复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解决?在上海博物馆专家技术支持下,师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获得了一致认可。
“华光礁1号”项目使赵慧群获益匪浅。2014年她受邀前往美国进行技术交流和访问。八个月的文物保护修复学习,使她掌握了大量进口材料的性能及应用方法,回校后与工作室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和分析,并尝试与传统修复方法相结合进行应用。
紧接着,工作室参与了“南海1号”修复项目,需要用瓷器灵修树脂胶黏剂进行有色补全,有些直径40厘米的大型器物缺损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面对挑战,工作室师生迎难而上,严格遵守文物保护原则,进行科学清洗、粘结、取形补全、打磨等步骤,完成2件出水瓷器的修复重任。“那段时间,大家加班加点,虽然劳累、疲惫,但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回忆那段经历,作为陶瓷修复大师工作室项目负责人的赵慧群感慨万千。
除通过社会项目提升学生的文物修复技能外,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还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合作,共同建立产教合作实践基地。作为专业负责人的赵慧群介绍说:“在苏州市考古所项目负责人共同指导下,文物专业学生已完成了千余件出土陶瓷的整理、百余件陶瓷器的修复工作。”
通过真实业务引领,工作室将修复项目经验整理成一套产教融合逐级递进式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规模化专项能力培养。由赵慧群牵头并指导的瓷器修复技术树脂胶在瓷质文物修复工艺革新与技术流程工作中的优化应用项目(修补瓷器技术)经过层层比拼,最终荣获2018年“挑战杯-k22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欣喜之余,赵慧群坦言,这是对团队多年来专注于文物修复领域的肯定。“在一带一路的倡导下,文物修复技术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出生于19年的宋佳豪,是《老瓷器修复》项目成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最初从事瓷器修复时,难度重重。宋佳豪与其他项目成员一起,身穿白大褂、戴手套,在实验室一待就是数小时。技法不熟练,手指被刀片割到,受伤流血是常有的事。他坦言,这是很细致的工作,如果一个拼接没有做到严丝合缝,就前功尽弃,也会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在工作室老师们指导下,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训练,宋佳豪逐步掌握了文物修复方法,并开始跟随项目组加入应用实战。对他而言,简便地对陶瓷碎片进行粘结,并以完整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李圣豪也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毕业那年,他怀着满腔热忱进入雍墨文化,成为了一名文物修复师。
白天忙于接待客户、培训学员,到了夜深人静时,李圣豪便拿出刀具和修复材料,开始“二次工作”。他坦言,相比白天的喧嚣和热闹,夜晚的安静更适合文物修复。在他看来,拼接碎片就如同玩拼一样,在拼接的过程中,也收获了成就感与快乐。他告诉《乐平装饰瓷器修复》新民市瓷器修复物修复并非枯燥乏味,相反,只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其中自有无限乐趣。
当然,文物修复与保护人才的涌现离不开教学团队的培养和付出。多年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以“引”和“请”双进来的方式,形成一支以校内骨干教师为核心、行业文物修复专家为支撑的教学团队。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多能一专型人才培养方案,其教学模式先后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古瓷器裂缝怎么修复)二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届教学研究成果三等”等,深受认可。
据了解,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建立了集教学、实训、技能鉴定与社会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上海市公共实训基地,建有12个实验室,总面积达0余平方米。
“我们还聚焦社会项目,提供文物修复与保护服务。”院长高守雷表示,团队依托大师工作室,实施项目型社会服务技术,以陶瓷、青铜、古籍、书等可移动文物为主体,针对不同文物材质提供相应类型的服务。除赵慧群外,大师工作室以拜师学艺的方式培育出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如从事书装裱与修复的秦威威、古籍修复的唐天宝、青铜器修复的康虎、考古发掘与现场保护整理的赵其旺等,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在高守雷看来,学好文物修复保护技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勤学苦练中不断提升素养、磨砺意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他坦言,希望学院师生能够“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仅掌握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才能成为于家、于国、于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材。
青年报:从事文物修复多年来,您有哪些感受和体会?是什么原因让您一直坚守?
赵慧群:陶瓷文物保护修复要严格遵循国家文物保护的标准与要求,以“保持原状、少干预、材料可逆与兼容”为最基本的科学指导原则,要像战士爱护枪一样来修护陶瓷文物。修复过程中,要用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因为热爱,才能沉心静气、踏踏实实做好文物修复工作,让文物展示其原有光彩的同时,实现文物与历史跨越时空的对话。
相关文章
- 当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打碎后如何再修复
- 在东家APP上做古瓷修复的人爽翻了
- 定损8万元维修费1万奥迪4S店暴利修车
- 凝固的历史在手中重现--走近圆明园出土文物修复工作者
- 两家上榜202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公布
- 秒感受缝补后的美烟台芝罘锔艺匠人赋予陶器新生命
- 圆明园文物修复方式遭质疑
- 莞博举办今年首次网络课听大咖讲瓷国明珠的故事
- 蔚来高速路换电站数量将翻倍2023计划新增0座
- 非遗文化传承古陶瓷修复师培训项目2019年启动
- 抖音流量新宠-非物质文化遗产
- 陶瓷修复大师于爱平揭秘无痕修复秘籍
- 于是短片中的爷爷是一个很倔强的老头
- 唐山两藏友重拾锔瓷技艺
- 频)圆明园对10万片瓷器文物碎片进行修复大同修瓷器谝慌捌础背?件瓷器
-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约文房·丹青绘莒周末文艺大讲堂第116期陶瓷修
- 【墨尔本瓷器修复】瓷凝天青色非遗承薪火-我校历史教研组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品牌主题活动掠
- 我在湖北修文物后老师傅“妙手回春”还瓷器原貌
- 尤其是刚开始食用副食品的婴儿
- 通过我们系统构建一套完整的私域营销体系